《实验心理学I》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胡天翊 副教授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实验心理学I
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大类平台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
□实践性环节
特殊课程类型:
周学时:2 线上学时:2 线下面授学时:30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大纲制定日期:2022年9月1日
三、课程简介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各领域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是心理学研究科学性的集中体现。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即《实验心理学I》),第二部分介绍在心理物理学、注意、知觉、记忆、情绪等具体领域中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即《实验心理学II》)。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希望学生能够对各种心理学研究多了解、多思考、多讨论、多参与。
四、课程目标
1. 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和研究伦理,明确作为研究者的责任和担当,理解研究和现实的关系,体会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2. 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主要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了解实验设计、数据结果与实验结论之间的关联,读懂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并做出一定批判性的评价;
3. 学生掌握实验心理学主要领域的经典实验方法,了解国内外的新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其他方向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学生基本具有独立设计心理学实验的能力,能够遵守基本的心理实验设计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高支撑的对应关系表
毕业要求 | 分解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人文 和职业素养 | 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1 |
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 |
专业基础 和素养 | 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学技能,并能运用它们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2、3、4 |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 | 3 | |
思维品质 和能力 | 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 1、2 |
团队合作 能力 |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 2、4 |
自主学习 和发展能力 | 具有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 1、2、3 |
五、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1 |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属性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伦理 心理学研究如何联系实际 对心理学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 线下课堂面授 在线自主学习 |
2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心理学研究变量和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查找、阅读和分析 个人和小组文献阅读汇报 个人实验设计 | 线下课堂面授 在线自主学习 |
3 | 心理学研究方法 反应时方法 文献阅读和分析 | 线下课堂面授 在线自主学习 |
4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心理学研究变量和实验设计 文献阅读和分析 个人实验设计 | 线下课堂面授 在线自主学习 |
六、教学进度安排
Ø 第一讲绪论1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本学期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
l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l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科学方法和理论、认识误区
l 重点:心理学研究如何理解科学方法和理论,思考心理学认识误区
l 难点:可证伪原则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并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文献索引和文献检索,查找一篇文献并学习规范引用
Ø 第二讲绪论2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课堂活动:文献索引分享和交流
l 文献索引规范
l 文献检索
l 心理学研究伦理:一般伦理和被试伦理、引用规范、学术不端案例
l 重点:文献索引规范、心理学研究伦理
l 难点:文献索引和引用规范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互相检查文献索引规范并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查找中英文文献并练习索引,阅读学术诚信和心理学可重复性危机相关文章并撰写体会
Ø 第三讲绪论3
1. 课时数:2线下+2线上
2. 讲授内容
l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
l 重点:相关法和实验法的主要区别
l 难点: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线上自主学习(观看教学视频)
4. 学生学习任务:分析课堂案例,观看线上教学视频并提问
5. 课外学习要求:查找一篇文献,说明查找路径和感兴趣的原因,分析标题和摘要,判断研究方法;完成课后习题
Ø 第四讲绪论4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法
l 作业分享和讨论
l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l 重点:相关法和实验法的主要区别、研究预注册的意义
l 难点: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研究预注册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阅读预注册材料
5.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预注册材料并撰写感想
Ø 第五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1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作业分享和讨论
l 实验变量:自变量、操作定义
l 实验变量:因变量
l 实验变量:额外变量,常见类型
l 重点:三类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确定和细化
l 难点:三类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确定和细化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查找一篇实验研究,选择一个子实验分析实验变量;预习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Ø 第六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2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作业分享和讨论
l 实验变量:梳理和总结
l 被试间设计:概念和应用场景,优势和劣势,匹配法
l 被试内设计:概念和应用场景,优势和劣势,平衡设计
l 重点: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区别和优劣
l 难点: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优劣、平衡设计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查找一篇实验研究,选择一个子实验分析实验变量和有关被试的设计;预习交互作用
Ø 第七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3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作业分享和讨论
l 自变量的设计
l 多自变量设计和交互作用
l 小样本设计:ABA设计,多基线设计
l 重点:自变量的设计,交互作用
l 难点:交互作用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并练习交互作用
Ø 第八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4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交互作用复习
l 准实验设计
l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概念和类型
l 文献阅读:问题清单
l 重点:准实验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信效度的概念和主要区别,文献阅读问题清单
l 难点:准实验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外部效度,信度的系统验证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完成课后习题
Ø 第九讲反应时1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反应时研究的历史
l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l 反应时新法: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
l 重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基本操作要点,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加因素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l 难点: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加因素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尝试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简单实验设计
Ø 第十讲反应时2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作业分享和讨论
l 速度-准确性权衡
l 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l 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
l 重点:速度-准确性权衡的意义,内隐联结测验的思想和应用
l 难点:内隐联结测验的思想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完成课后习题
Ø 第十一讲文献阅读小组汇报(学生活动)
1. 课时数:8
2. 活动组织:5-6人一组,共计12组,根据研究兴趣自由组队
3. 前期课外准备和要求:查找2篇近5年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主题相关的实验研究,根据课程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完成文献阅读和梳理,提炼核心内容,梳理研究间关系,对研究进行简单评价,制作ppt并准备汇报
4. 活动程序
l 每组总时间原则上在30分钟,包括15-20分钟汇报和10-15分钟提问和讨论
l 其他同学课堂记录并提问
5. 活动评价方式:
l 汇报结束后,小组提交汇报ppt,学生个人提交不超过2页A4纸的阅读分析笔记
l 每节课后,学生个人提交针对本节课中其他小组汇报的提问
l 小组汇报、ppt和回答提问计入统一小组报告分数
l 个人阅读分析笔记计入个人课后作业分数
l 个人课堂提问和讨论、提问提交计入课堂表现分数
6. 师生互动模式:教师前期对指导文献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对提问进行总结和反馈
Ø 第十二讲课程回顾和答疑
1. 课时数:2
2. 讲授内容
l 总结第一学期内容
l 小组报告整体反馈和总结
l 其他课程情况反馈和答疑
3. 教学方法:线下面授和讨论
4. 学生学习任务:梳理课程重点难点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迎考
七、考核方案
1. 考勤:10%
随机点名,缺席一次扣10分
2. 平时成绩:40%
a) 课后作业:50%,5-7次课后或随堂作业,1次文献阅读笔记,以所有作业的平均分计入,要求独立完成作业
b) 课堂表现:25%,日常课堂发言、小组报告提问
c) 小组报告:25%,文献选择恰当,熟读文献内容,报告清晰有条理
3. 期末考试:50%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和评价依据对应表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形式 | 评价标准 |
1 | 科学属性理解 | 课堂讨论 | 合格:能够表达观点 优秀:积极参与讨论,观点突出 |
学术诚信作业 | 课后作业 | 合格:阅读材料,按时完成 优秀:能补充资料,有深入思考 | |
理解研究和实际 | 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小组汇报 | 合格:完成文献阅读报告 优秀:积极参与讨论,文献分析有深入的思考 | |
2 | 研究方法和设计 | 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 | 合格:分析准确,在不同案例中能互相迁移 |
文献查找和分析 | 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随堂测验 期末考试 | 合格:按时完成,分析准确 优秀:文献选择有深入思考 | |
文献阅读汇报 | 课堂提问 小组汇报 期末考试 | 合格:分析准确,汇报完整 优秀:汇报流畅,阅读笔记能梳理逻辑,积极参与课堂提问 | |
个人实验设计 | 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 | 合格:要素齐全规范 | |
3 | 具体领域方法 | 课堂提问 随堂测验 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 | 合格:按时完成,回答正确 |
前沿文献 | 课后作业 小组汇报 | 合格:按时完成,文献来源达标 优秀:自主探索新问题、新方法 | |
4 | 个人实验设计 | 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 | 合格:要素齐全规范 优秀:研究问题和设计思考有亮点 |
八、课程资源
Ø 教材
郭秀艳著,《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Ø 参考书
1. Barry H. Kantowitz,Henry L. Roediger Ⅲ,& David G. Elmes,《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约翰·肖内西,尤金·泽克迈斯特,珍妮·泽克迈斯特著,张明等译,《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Ø 课件发布、作业交流及网上讨论
微信群、BB平台、超星学习通
九、修读要求
学生按时出勤,不迟到早退,积极参与课堂与课后讨论,独立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