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cooperation)
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它既表现出一种即时的、冲动的、外显的行为决定, 也表现出比较稳定、持久、内隐的人格特性(刘裕, 2021)。前者一般称为合作行为(cooperative behavior), 具有一定的情境性; 后者一般称为合作倾向(cooperative tendency),包括三个维度: 包容性、互惠性与合群意愿, 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谢晓非 等, 2006)。
对于青少年来说, 合作是一种亲社会性的同伴互动和融入群体社会的重要途径, 不仅影响同伴关系质量, 也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身心健康。以往研究考察了诸如社会价值取向、群体特征、等内外在因素对青少年合作的影响(周钰 等, 2020; Balliet et al., 2011), 而歧视知觉作为近端压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Staples et al., 2018), 在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青少年时期, 又会对合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歧视知觉(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不公平对待而产生的主观体验(Brittian et al., 2013; Flores et al., 2008), 可分为群体歧视知觉和个体歧视知觉。相关分析发现, 对内群体的认同和来自群体内部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因群体成员资格所遭受的歧视压力(Schmitt et al., 2014)。那么, 群体类型是否在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某种作用呢?如内群体偏好现象, 即当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属于一个团队时, 情感共鸣会促使人们给内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更积极正向的评价(Tajfel et al.,1971)。
以往对歧视知觉的研究多采用横断比较, 以特殊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且青春初期的学生往往感知到更多来自同伴的语言和身体歧视, 以及回避行为(Hollenstein & Lougheed, 2013)。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研究1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 根据青少年自我报告歧视知觉和合作倾向的等级评定进行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 2 基于被试T3的歧视知觉测量结果划分出高歧视知觉组和低歧视知觉组,进行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 同时考察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公共物品困境游戏规则如下: 每位成员拥有100 元本金, 可以选择任意金额投入公共账户, 若该轮小组投入金额总数大于或等于 200 元, 金额数翻倍并平分返还给每个成员, 否则将自动清零。合作行为测量采用投资比和贡献率两个指标, 投资比是每轮投资金额占本轮本金的比率的均值; 贡献率是每轮投资额占公共账户返还门槛金额 200 元的比率的均值, 投资比和贡献率越高, 表示被试的合作行为得分水平越高。
研究1结果发现, 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合作倾向和歧视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控制合作倾向与歧视知觉的前后测相关和稳定性后, T1 合作倾向能够负向预测 T2歧视知觉, T2 歧视知觉能够负向 T3 合作倾向。具体结果如图:
研究2结果显示, 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具体结果如图:
以上结果表明, 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 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 该调节作用消失。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青少年歧视知觉对合作的影响, 也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引导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本文的研究亮点主要有两个:第一,采用追踪研究数据来探索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横断数据来说,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以往研究只揭示了歧视知觉与合作之间的单向预测关系,而本研究通过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技术进行交叉滞后模型检验,发现了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者纵向螺旋式影响模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发现。第二,首次采用多人多轮非重复的真实互动实验范式来研究初中生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实验操作程序采用Java语言编程,使用1个服务器连接12台电脑形成一个局域网。相比于单轮或多轮重复实验,本实验中设计的互动更加真实,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每一轮都可以看到个人账户中的金额变化,这种实验操作更能反映合作过程的动态变化和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心理学报(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崔丽莹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 罗俊龙教授和博士生韩宪国为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崔丽莹, 卜炜玮, 高权丽, 吴琴, 黄瑶, 韩宪国 & 罗俊龙. (2022). 歧视知觉对初中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 54(03), 25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