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希望体验到社会参与情绪?

发布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15

价值观(values

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抽象的、超越具体情境的、值得追寻的目标(Schwartz, 1992),在一个人的生活或其他社会存在中起指导作用。根据人类基本价值观理论,自我超越价值观表达的是个体对于他人利益的关心,强调个体超越自我狭隘,关心他人福祉以及对大自然的保护。与之相对,自我增强价值观表达的是个体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强调通过控制或支配他人和资源以获得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根据社会标准来展现才能以获得个人成功。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青少年价值观对行为、态度、幸福感等的影响,然而,情绪波动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特点之一,价值观是否也与情绪有关?近来有研究指出,价值观与情绪,特别是情绪期望,存在密切关联。

情绪期望(desired emotions

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情绪状态(Tamir, 2016),决定了人们情绪调节的方向、所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及最终的情绪体验。以成年人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个体越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越希望体验到社会参与情绪(socially engaging emotions), 如共情、同情等;个体越认同自我增强价值观,越希望体验到社会脱离情绪(socially disengaging emotions),如敌意、嫉妒等。

然而,价值观和情绪期望之间的关系在青少年群体中是否与成人一致,尚不清楚。价值观认同存在年龄差异,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可能更加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对自我增强价值观的认同相对较少。因此,青少年自我超越价值观与相应的情绪期望密切相关的可能性较大,而自我增强价值观与相应的情绪期望可能关联度较少。以往研究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方式来测查被试的情绪期望,情境选择任务可以弥补自我报告的主观偏差。

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来考察青少年价值观与情绪期望的关系。研究1让青少年报告自己对自我超越、自我增强、情绪期望和情绪体验(包括社会参与情绪和社会脱离情绪)的等级评定。研究2基于被试的价值观得分划分出自我超越组和自我增强组,并让被试完成图片选择任务。具体流程如下图:

研究1结果发现,在控制性别、情绪体验之后,青少年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正向预测相应的情绪期望,自我增强价值观不能预测相应的情绪期望。具体结果如下:

研究2结果发现,与自我增强组相比,自我超越组被试选择观看更多的社会参与图片(如好友聚会)和中性图片(如自然风景)。两组被试在选择观看社会脱离图片(如攻击)的次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探讨价值观和情绪期望之间的关系需考虑年龄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青少年价值观和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也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21IF = 3.004, JCR Q2)。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刘萍为论文第一作者,李丹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Liu, P., Zhou, S., Cui, L., Cai, D., & Li, D. (2022). Why does one want to feel socially engaging emotions? The role of self-transcendence values on desired emotions among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erences, 185, 11125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1.1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