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I》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

发布时间:2017-10-16 浏览次数:100

《实验心理学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实验心理学I

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0510106

周学时:2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授课教师:胡天翊


二、课程简介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各领域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是心理学研究科学性的集中体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了解基本的心理学实验方法、掌握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即“实验心理学I”),第二部分介绍在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等具体领域中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即“实验心理学II”)。



三、课程目标

知识性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主要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能够读懂心理学的实验报告,了解实验设计、数据结果与实验结论之间的关联。

技能型目标:学生基本具有独立设计心理学实验的能力,为其他方向性课程的学习、参与创新研究和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 绪论

 1. 课时数:4

 2. 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

 (1)讲授内容

  •  介绍本学期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

  •  实验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  科学方法与科学理论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  心理学研究伦理

 (2)重点:科学方法与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难点:科学理论的建立和修正过程、心理学实验的欺骗技术

 3. 学生学习任务

  •  了解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发展历史

  •  理解科学方法的内涵

  •  理解科学理论的标准、建立和修正过程、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章节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实验心理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网上讨论心理学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实验变量

 1. 课时数:4

 2. 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

 (1)讲授内容

  •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关联法、实验法

  •  心理学实验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2)重点:相关法和实验法的主要区别、三类变量的概念和区别

 (3)难点: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额外变量的控制

 3. 学生学习任务

  •  了解观察法的主要类别,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适用的研究情境

  •  掌握相关法的关键问题,以及适用的研究情境

  •  掌握实验法的关键问题,以及适用的研究情境

  •  掌握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的区别,能够识别和评价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理解多种方法结合研究的意义

  •  掌握自变量的概念、主要类别、操纵中的关键问题

  •  掌握因变量的概念、选择和使用中的关键问题

  •  掌握控制变量的概念,能够识别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控制变量

  •  掌握影响实验因果推断的主要因素,掌握重要的实验控制方法

 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章节内容,完成课后练习,比较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一篇研究报告并对其涉及的变量进行梳理

 第三章 实验设计

 1. 课时数:6

 2. 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

 (1)讲授内容

  •  多自变量实验设计:适用情境、交互作用

  •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  小样本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  实验的信效度

 (2)重点:不同设计的应用情境、信效度的概念和关系

 (3)难点:交互作用、平衡设计、ABA设计的思想

 3. 学生学习任务

  •  掌握多自变量设计的主要思想,掌握交互作用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解读交互作用在研究中的意义

  •  掌握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各自的优劣势和解决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选择恰当的被试分配方式

  •  了解小样本设计和准实验设计的含义和常用形式

  •  理解实验信效度的概念、主要类别和影响因素

 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章节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举例分析交互作用,讨论不同实验设计在研究中的结合

 第四章 心理物理学

 1. 课时数:4

 2. 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

 (1)讲授内容

  •  感觉阈限及三种测量方法

  •  心理量表和心理物理函数

  •  信号检测论

 (2)重点:三种感觉阈限的传统测量方法的理解和比较、信号检测论的思想

 (3)难点:感觉阈限测量中涉及的实验控制、信号检测论的思想

 3. 学生学习任务

  •  掌握感觉阈限的概念

  •  了解三种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和操作中的关键问题

  •  掌握心理量表的主要类型和区别

  •  了解心理物理函数的主要思想

  •  理解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思想,掌握简单的计算过程

 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章节内容,重点复习信号检测论,完成课后练习,网上讨论阈限与操作定义的关系

 第五章 反应时研究

 1. 课时数:4

 2. 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

 (1)讲授内容

  •  反应时研究历史

  •  三种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

  •  新方法:序列反应时、内隐联结测验

  •  反应时研究注意的问题:速度准确性权衡、其他

 (2)重点:三类传统方法的对比、两种新方法的理解

 (3)难点:加因素法的理解、从速度准确性权衡理解因变量的选取

 3. 学生学习任务

  •  了解反应时研究历史

  •  掌握三种传统反应时方法的主要思想

  •  了解两种反应时的新方法

  •  掌握反应时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能够在具体研究中识别和应用

 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章节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网上讨论反应时的应用意义

 附加章节:文献阅读报告和讨论(小组作业)

 1. 课时数:8

 2. 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

 (1)课程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献阅读汇报,并针对汇报内容组织课堂讨论

 (2)重点:学生应用有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知识点,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

 (3)难点:学生对文献研究内容的快速把握和有效讨论

 3. 学生学习任务

  •  能够识别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和假设

  •  能够识别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实验设计

  •  能够对假设推理和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  能够迅速理解其他同学的文献报告并提问讨论

 4. 教学方法:讨论为主

 5. 课外学习要求:对其他小组的文献报告进行提问和评论

 附加章节:复习回顾

 1. 课时数:2

 2. 课程内容:复习第一学期主要内容

 3. 学生学习任务:掌握课程重点难点

 4.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5. 课外学习要求:复习迎考


五、修读要求

 学生按时出勤,不迟到早退,积极参与课堂与课后讨论,独立完成作业。


六、学习评价方案

  1.  考勤:5%

 无故缺勤,每次扣2分,无故缺勤3次以上则本次课程不计成绩

  1.  课程作业:10%

 3-5次小作业,以所有作业的平均分计入,要求独立完成作业,能够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

  1.  期中考试:5%

 在第8-9周随堂完成

  1.  小组汇报和课堂表现:30%

 要求:文献选择恰当,熟读文献内容,报告清晰有条理,在其他小组报告时积极提问和讨论

  1.  期末考试:50%


七、课程资源

教材:

 郭秀艳、杨治良著,《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

 1、Barry H. Kantowitz,Henry L. Roediger Ⅲ,& David G. Elmes,《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约翰·肖内西,尤金·泽克迈斯特,珍妮·泽克迈斯特著,张明等译,《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郭秀艳著,《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专业资源:

 http://academic.cengage.com/psychology/workshops

 http://www.apa.org

 http://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

课件发布、作业交流及网上讨论:BB平台